近期,北方多地气温持续下降,据报道许多人脱掉短袖衬衫,改穿羽绒服。据气象观测,受冷空气影响,10月20日上午,中北部地区气温线达到0度,北京南郊观象台最低气温达到-0.5度。十月的北京这样的地方都没有暖气,为什么这么冷呢?这几天北方比平时冷吗?为什么北方气温仍然很低?这种感冒的影响会持续多久?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高级工程师李铎对此进行了分析。李铎介绍,10月以来(至10月19日),北京、天津、河北、山西、内蒙古、辽宁、吉林、黑龙江、山东、河南、西藏、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宁夏、新疆等北方16个地区平均气温偏高。为10.4度。摄氏度,与平常几乎相同。 (10.2℃)。黑龙江大部、内蒙古东北部和西部、河北中南部、河南大部、山东西部、宁夏大部、甘肃北部、新疆北部等地气温较低。其中,黑龙江省中北部、内蒙古东北部、河北省南部、河南省北部、新疆北部地区气温下降1至2摄氏度以上。 10月以来北方地区降温的直接原因是什么?李铎解释说,北极和中纬度地区的气压变化通常会出现一种相互交织的变化,这在气象学上被称为“北极涛动”。 10月底以来,北极涛动由正相位转为负相位。极地涡旋分裂并向南移动,积聚在北极的冷空气已扩散至美国d 和低纬度地区。同期,乌拉尔山脉拦截反气旋逐渐启动,引导冷空气南下侵入我国北部地区,造成10月9-10日和18-19日两次冷空气过程,是北方地区降温的直接原因。此外,西太平洋副热带极大值继续加强并向西和北移。低纬度地区温暖潮湿的水汽在副热带极大值附近向北移动,与北部较冷的空气结合,导致天气持续潮湿,从而也导致持续低温。日本中部气象台预测,到24日,北部大部分地区气温将下降。南方地区气温也开始下降。 10月21日至30日,内蒙古中部、华北等中东部地区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1℃至3℃a、黄淮东部、江汉、江西南等地。全国部分地区气温偏低4℃至5℃。气候专家警告说,大部分北方地区应采取预防措施,防止寒冷,因为气温将会很低,感觉很冷。同时,要关注大风寒冷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。 10月20日至29日,东北地区、内蒙古大部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晴为主。内蒙古自治区河流、东北地区中南部等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偏低4℃至6℃,大部地区出现霜冻。注意低温对农作物储存和农业设施的负面影响。北方农区要趁天气晴朗,加快秋收,及时晒干贮藏,贮藏通风良好的地方,防止种子发芽和发霉。 21日以来,黄淮等西部地区持续降雨,秋收工作已进入尾声。秋收必须早。应采取有效措施,对收获区进行排洪、除湿,促进农用地分散。但要保证幼苗的发芽质量,必须整地,及时清理树桩,适时足量播种冬小麦。此外,台风给海南等省份带来大暴雨,福建、广东、广西和海南岛沿海出现大风。要防范大风雨对晚熟水稻、香蕉、甘蔗等农作物的影响。 20日至23日,华南西部和北部地区可能出现冷露和大风,对我省天气造成不利影响。影响仍处于抽穗、开花和早熟阶段的晚稻,但影响和范围有限。 (来源:中国气象局)
Leave a Reply